第44节:第二节 学习的章法(4)
李时珍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是得益于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取之的治学之道。他或许没听说过孔子的话,但是他的事迹却与孔子之言有着契合之处。对于孔子和李时珍,我们不仅要敬佩他们的精神,更应该学习他们这种"不妄作"的治学态度,只有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因材施教的启示
在《论语》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故事给后人无数启发。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翻译成白话的大意是,子路向孔子问道:"是否听到了就应该做呢?"孔子说:"还有父兄在上,你怎么能听到便做呀?"冉有又向孔子问道:"是否听到了就应该做呢?"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便该做呀。"在一边的公西华有些困惑,便问孔子说:"子路问:'听了便应该做吗?'老师说:'有父兄在上。'冉有问:'听了便应该做吗?'先生说:'听到便应该做。'我对此有疑惑,敢问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呢,他老是退缩,不自信,所以我要拉他向前。子路呢,他一人要兼两人事,非常激进,所以我要抑他退后三思。"
因材施教的故事好像与我们学习为人处事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只有老师对每个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才能让我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所以这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要求进步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按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
以"眉山三苏"而名闻天下的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的事亦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苏洵在家教中因材施教。他根据苏轼、苏辙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这一点在他的《名二子说》一文里显示得非常清楚。苏洵针对苏轼坦荡磊落、敢想敢做而"不外饰"的性格,启发他:"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我惧汝之不外饰也。"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都各有其用,唯轼(车厢前的横木)好像无用,然而无轼就不算一辆完美的车子。做人最好的是能像车轼那样,既有用于世,又不自显其功。其意思是叫苏轼掩其锋芒。苏洵又用车辙比喻苏辙的性格:"天下之车,莫不有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免矣。"车辙对于行驶的车辆的作用很大,但无功名,也无祸患。苏辙为人也能超然于功名祸福之外,所以苏洵说不必为他担忧。全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针对二子的性格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各尽其材,成了名扬天下的大学士,苏氏三父子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曾国藩善于根据儿子的气质,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如针对曾纪泽记性差、悟性较佳的特点,教读书不强求背诵,只要求读懂。他给儿子的老师写信说:"纪泽读书记性差、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请子植弟将纪泽儿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数十遍而已,不必能背诵也,亦不必常温习也。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若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而已。"读书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正是合于儿子的秉性和气质,是因材施教的一个要求。
为了发挥曾纪泽悟性强的长处,他教儿子泛观博览,速点速读。他给儿子的家书里是这样写的:"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必须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搁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