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明朝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 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清乾隆年間,明史行世,與「二十一史」合稱「二十二史」。後把舊唐書併入其中,合稱「 二十三史」。又把已散佚之舊五代史,依據《永樂大典》輯錄整理成書,經乾隆皇帝欽定,與 「二十三史」合稱「二十四史」,是為傳統史學所謂的「正史」。皆為紀傳體史書。前人撰寫史書有多種體裁,「二十四史」是採用紀傳體。此種體裁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紀傳體主要是以「本紀」和「列傳」為主體。
「本紀」是記載帝王之事。
「表」是採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順序,譜寫人物和事件。
「書」是專門記載典章制度。
「世家」乃記載諸侯王之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