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
周書  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赫連達 韓果 蔡祐 常善 辛威 厙狄昌 田弘 梁椿 梁臺 宇文測

赫連達字朔周,盛樂人,勃勃之後也。曾祖庫多汗,因避難改姓杜氏。

達性剛鯁,有膽力。少從賀拔岳征討有功,拜都將,賜爵長廣鄉男,遷都督。及岳為侯莫陳悅所害,軍中大擾。趙貴建議迎太祖,諸將猶豫未決。達曰:「宇文夏州昔為左丞,明略過人,一時之傑。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濟。趙將軍議是也。達請輕騎告哀,仍迎之。」諸將或欲南追賀拔勝,或云東告朝廷。達又曰:「此皆遠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貴於是謀遂定,令達馳往。太祖見達慟哭,問故,達以實對。太祖遂以數百騎南赴平涼,引軍向高平,令達率騎據彈箏峽。時百姓惶懼,奔散者多。有數村民,方扶老弱、驅畜牧,欲入山避難,軍士爭欲掠之。達曰:「遠近民黎,多受制於賊,今若值便掠縛,何謂伐罪弔民!不如因而撫之,以示義師之德。」乃撫以恩信,民皆悅附,於是迭相曉語,咸復舊業。太祖聞而嘉之。悅平,加平東將軍。太祖謂諸將曰:「當清水公遇禍之時,君等性命懸於賊手,雖欲來告,其路無從。杜朔周冒萬死之難,遠來見及,遂得共盡忠節,同雪讎恥。雖藉衆人之力,實賴杜子之功。勞而不酬,何以勸善。」乃賜馬二百匹。達固讓,太祖弗許。魏孝武入關,褒敘勳義,以達首逆元帥,匡復秦、隴,進爵魏昌縣伯,邑五百戶。

從儀同李虎破曹泥,除鎮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加通直散騎常侍,增邑并前一千戶。從復弘農,戰沙苑,皆有功。又增邑八百戶,除白水郡守,轉帥都督,加持節,除濟州刺史。詔復姓赫連氏。以達勳望兼隆,乃除雲州刺史,即本州也。進爵為公,拜大都督,尋授儀同三司。

從大將軍達奚武攻漢中。梁宜豐侯蕭循拒守積時,後乃送款。武問諸將進止之宜。開府賀蘭願德等以其食盡,欲急攻取之。達曰:「不戰而獲城,策之上者。無容利其子女,貪其財帛。窮兵極武,仁者不為。且觀其士馬猶彊,城池尚固,攻之縱克,必將彼此俱損。如其困獸猶鬥,則成敗未可知。況行師之道,以全軍為上。」武曰:「公言是也。」乃命將帥各申所見。於是開府楊寬等並同達議,武遂受循降。師還,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藍田縣公。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出為隴州刺史。保定初,遷大將軍、夏州總管、三州五防諸軍事。達雖非文吏,然性質直,遵奉法度,輕於鞭撻,而重慎死罪。性又廉儉,邊境胡民或饋達以羊者,達欲招納異類,報以繒帛。主司請用官物,達曰:「羊入我廚,物出官庫,是欺上也。」命取私帛與之。識者嘉其仁恕焉。尋進爵樂川郡公。建德二年,進位柱國,薨。子遷嗣。大象中位至大將軍、蒲州刺史。

韓果字阿六拔,代武川人也。少驍雄,善騎射。賀拔岳西征,引為帳內。擊万俟醜奴及其枝黨,轉戰數十合,並破之。膂力絕倫,被甲荷戈,升陟峰嶺,猶涉平路,雖數十百日,不以為勞。以功授宣威將軍、子都督。從太祖討平侯莫陳悅,遷都督,賜爵邯鄲縣男。魏孝武入關,進爵石城縣伯,邑五百戶。大統初,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戶,加通直散騎常侍。

果性彊記,兼有權略。所行之處,山川形勢,備能記憶。兼善伺敵虛實,揣知情狀,有潛匿溪谷欲為間偵者,果登高望之,所疑處,往必有獲。太祖由是以果為虞候都督。每從征行,常領候騎,晝夜巡察,略不眠寢。

從襲竇泰於潼關,太祖依其規畫,軍以勝返。賞真珠金帶一腰、帛二百匹,授征虜將軍。又從復弘農,攻拔河南城,獲郡守一人,論功為最。破沙苑,戰河橋,並有功,授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增邑九百戶。遷朔州刺史,轉安州刺史,加帥都督。九年,從戰邙山,軍還,除河東郡守。又從大軍破稽胡於北山。胡地險阻,人跡罕至,果進兵窮討,散其種落。稽胡憚果勁健,號為著翅人。太祖聞之,笑曰:「著翅之名,寧減飛將。」累遷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為宜州刺史。錄前後功,進爵褒中郡公。魏恭帝元年,授大將軍。從賀蘭祥討吐谷渾,以功別封一子縣公。武成二年,又率軍破稽胡,大獲生口。賜奴婢一百口,除寧州刺史。保定三年,拜少師,進位柱國。四年,從尉遲迥圍洛陽。軍退,果所部獨全。天和初,授華州刺史,為政寬簡,吏民稱之。建德初,薨。

子明嗣。大象末,位至上大將軍、黎州刺史。與尉遲迥同謀,被誅。

蔡祐字承先,其先陳留圉人也。曾祖紹為夏州鎮將,徙居高平,因家焉。祖護,魏景明初,為陳留郡守。父襲,名著西州。正光中,万俟醜奴寇亂關中,襲乃背賊,棄妻子,歸洛陽。拜齊安郡守。及魏孝武西遷,仍在關東。後始拔難西歸,賜爵平舒縣伯,除岐、夏二州刺史,卒。贈原州刺史。

祐性聦敏,有行檢。襲之背賊東歸也,祐年十四,事母以孝聞。及長,有膂力,便騎射。太祖在原州,召為帳下親信。太祖遷夏州,以祐為都督。

及侯莫陳悅害賀拔岳,諸將遣使迎太祖。將赴,夏州首望彌姐元進等陰有異計。太祖微知之,先與祐議執元進。祐曰:「狼子野心,會當反噬,今若執縛,不如殺之。」太祖曰:「汝大決也。」於是召元進等入計事。太祖曰:「隴賊逆亂,與諸人戮力討之。觀諸人輩似有不同者。」太祖微以此言動之,因目祐。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瞋目叱諸人曰:「與人朝謀夕異,豈是人也!蔡祐今日必斬姦人之頭。」因按劍臨之。舉座皆叩頭曰:「願有簡擇。」祐乃叱元進而斬之,并其黨並伏誅。一坐皆戰慄,不敢仰視。於是與諸將結盟,同心誅悅。太祖以此知重之。乃謂祐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父事我。」後從討悅,破之。

又從迎魏孝武於潼關。以前後功,封萇鄉縣伯,邑五百戶。大統初,加寧朔將軍、羽林監,尋持節、員外散騎常侍,進爵為侯,增邑一千一百戶。從太祖擒竇泰,復弘農,戰沙苑,皆有功,授平東將軍、太中大夫。

又從太祖戰於河橋,祐乃下馬步鬥,手殺數人。左右勸乘馬以備急卒。祐怒曰:「丞相養我如子,今日豈以性命為念!」遂率左右十餘人,齊聲大呼,殺傷甚多。敵以其無繼,遂圍之十餘重,謂祐曰:「觀君似是勇士,但弛甲來降,豈慮無富貴耶。」祐罵之曰:「死卒!吾今取頭,自當封公,何假賊之官號也。」乃彎弓持滿,四面拒之。東魏人弗敢逼,乃募厚甲長刀者,直進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勸射之,祐曰:「吾曹性命,在一矢耳,豈虛發哉。」敵人漸進,可十步,祐乃射之,正中其面,應弦而倒,便以刺殺之。因此,戰數合,唯失一人。敵乃稍卻。祐徐引退。是戰也,我軍不利。太祖已還。祐至弘農,夜中與太祖相會。太祖見祐至,字之曰:「承先,爾來,吾無憂矣。」太祖心驚,不得寢,枕祐股上,乃安。以功進爵為公,增邑三百戶,授京兆郡守。

九年,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舉州來附。太祖率軍援之,與齊神武遇,戰於邙山。祐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咸曰「此是鐵猛獸也」,皆遽避之。俄授青州刺史,轉原州刺史,加帥都督,尋除大都督。十三年,遭父憂,請終喪紀。弗許。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賜姓大利稽氏,進爵懷寧郡公。

魏恭帝二年,中領軍。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江陵初附,諸蠻騷動,詔祐與大將軍豆盧寧討平之。三年,拜大將軍,給後部鼓吹。以前後功,增邑并前四千戶,別封一子縣伯。太祖不豫,祐與晉公護、賀蘭祥等侍疾。及太祖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氣疾。

孝閔帝踐阼,拜少保。祐與尉遲綱俱掌禁兵,遞直殿省。時帝信任司會李植等,謀害晉公護,祐每泣諫,帝不聽。尋而帝廢。

世宗即位,拜小司馬,少保如故。帝之為公子也,與祐特相友昵,至是禮遇彌隆。御膳每有異味,輒輟以賜祐;群臣朝宴,每被別留,或至昏夜,列炬鳴笳,送祐還宅。祐以過蒙禮遇,常辭疾避之。至於婚姻,尤不願交於勢要。尋以本官權鎮原州。頃之,授宜州刺史,未之部,因先氣疾動,卒於原州。時年五十四。

祐少有大志,與鄉人李穆,布衣齊名。嘗相謂曰:「大丈夫當建立功名,以取富貴,安能久處貧賤邪!」言訖,各大笑。穆即申公也。後皆如其言。及從征伐,常潰圍陷陣,為士卒先。軍還之日,諸將爭功,祐終無所競。太祖每歎之,嘗謂諸將曰:「承先口不言勳,孤當代其論敘。」其見知如此。性節儉,所得祿皆散與宗族,身死之日,家無餘財。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五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曰莊。子正嗣。官至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祐弟澤,頗好學,有幹能。起家魏廣平王參軍、丞相府兼記室,加宣威將軍、給事中。從尉遲迥平蜀,授帥都督,賜爵安彌縣男。稍遷司輅下大夫、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澧州刺史。在州受賂,總管代王達以其功臣子弟,密奏貰之。後為邙州刺史,不從司馬消難,被害。

常善,高陽人也。世為豪族。父安成,魏正光末,茹茹寇邊,以統軍從鎮將慕容勝與戰,大破之。時破六汗拔陵作亂,欲逼安成。不從,乃率所部討陵。以功授伏波將軍,給鼓節。後與拔陵連戰,卒於陣。

善,魏孝昌中,從爾朱榮入洛,授威烈將軍、都督,加龍驤將軍、中散大夫、直寢,封房城縣男,邑三百戶。後從太祖平侯莫陳悅,除天水郡守。魏孝武西遷,授武衛將軍,進爵武始縣伯,增邑二百戶。大統初,加平東將軍,進爵為侯。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累有戰功。除使持節、衛將軍,假驃騎大將軍、秦州刺史。四年,從戰河橋,加大都督,進爵為公,除涇州刺史。屬茹茹入寇,抄掠北邊,善率所部破之,盡獲所掠。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西安州刺史。轉蔚州刺史。頻蒞三蕃,頗有政績。魏恭帝二年,進爵永陽郡公,增邑二千戶。

孝閔帝踐阼,拜大將軍、寧州總管。保定二年,入為小司徒。四年,突厥出師與隋公楊忠東伐,令善應接之。五年夏,卒,時年六十四。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延夏鹽恒燕五州諸軍事、延州刺史。子昇和嗣。先以善勳,拜儀同三司。

辛威,隴西人也。祖大汗,魏渭州刺史。父生,河州四面大都督。及威著勳,追贈大將軍、涼甘等五州刺史。

威少慷慨,有志略。初從賀拔岳征討有功,假輔國將軍、都督。及太祖統岳之衆,見威奇之,引為帳內。尋授羽林監,封白土縣伯,邑五百戶。從迎魏孝武,因攻回洛城,功居最。大統元年,拜寧遠將軍,增邑二百戶。累遷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侯,增邑三百戶。從擒竇泰,復弘農,戰沙苑,並先鋒陷敵,勇冠一時。以前後功,授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從于謹破襄城。又從獨孤信入洛陽,經河橋陣,加持節,進爵為公,增邑八百戶。五年,授揚州刺史,加大都督。十三年,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姓普屯氏,出為鄜州刺史。威時望既重,朝廷以桑梓榮之,遷河州刺史,本州大中正。頻領二鎮,頗得民和。

閔帝踐阼,拜大將軍,進爵枹罕郡公,增邑五千戶。及司馬消難來附,威與達奚武率衆援接。保定初,復率兵討丹州叛胡,破之。三年,與達奚武攻陽關,拔之。明年,從尉遲迥圍洛陽。還,拜小司馬。天和初,進位柱國。復為行軍總管,討綏、銀等諸州叛胡,並平之。六年,從齊王憲東伐,拔伏龍等五城。建德初,拜大司寇。三年,遷少傅,出為寧州總管。宣政元年,進位上柱國。大象二年,進封宿國公,增邑并前五千戶,復為少傅。其年冬,薨,時年六十九。

威性持重,有威嚴。歷官數十年,未嘗有過,故得以身名終。兼其家門友義,五世同居,世以此稱之。子永達嗣。大象末,以威勳,拜儀同大將軍。

厙狄昌字恃德,神武人也。少便騎射,有膂力。及長,進止閑雅,膽氣壯烈,每以將帥自許。年十八,爾朱天光引為幢主,加討夷將軍。從天光定關中,以功拜寧遠將軍、奉車都尉、統軍。天光敗,又從賀拔岳。授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及岳被害,昌與諸將議翊戴太祖。從平侯莫陳悅,賜爵陰盤縣子,加衛將軍、右光祿大夫。

後從太祖迎魏孝武,復潼關,改封長子縣子,邑八百戶。大統初,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從破竇泰,授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又從復弘農,戰沙苑,昌皆先登陷陣。太祖嘉之,授帥都督。四年,從戰河橋,除冀州刺史。後與于謹破胡賊劉平伏於上郡,授馮翊郡守。久之,轉河北郡守。十三年,錄前後功,授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又從隨公楊忠破蠻賊田社清,昌功為最,增邑三百戶,拜儀同三司。尋遷開府儀同三司。十六年,出為東夏州刺史。魏廢帝元年,進爵方城郡公,增邑并前四千一百戶。六官建,授稍伯中大夫。孝閔帝踐阼,拜大將軍。後以疾卒。

田弘字廣略,高平人也。少慷慨,志立功名,膂力過人,敢勇有謀略。魏永安中,陷於万俟醜奴。爾朱天光入關,弘自原州歸順,授都督。

及太祖初統衆,弘求謁見,乃論世事,深被引納,即處以爪牙之任。又以迎魏孝武功,封鶉陰縣子,邑五百戶。太祖常以所著鐵甲賜弘云:「天下若定,還將此甲示孤也。」大統三年,轉帥都督,進爵為公。從太祖復弘農,戰沙苑,解洛陽圍,破河橋陣,弘功居多,累蒙殊賞,賜姓紇干氏。尋授原州刺史。以弘勳望兼至,故以衣錦榮之。太祖在同州,文武並集,乃謂之曰:「人人如弘盡心,天下豈不早定。」即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廢帝元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平蜀之後,梁信州刺史蕭韶等各據所部,未從朝化,詔弘討平之。又討西平叛羌及鳳州叛氐等,並破之。弘每臨陣,摧鋒直前,身被一百餘箭,破骨者九,馬被十矟,朝廷壯之。信州群蠻反,又詔弘與賀若敦等平之。孝閔帝踐阼,進爵鴈門郡公,邑通前二千七百戶。

保定元年,出為岷州刺史。弘雖武將,而動遵法式,百姓頗安之。三年,從隨公楊忠伐齊,拜大將軍。明年,又從忠東伐。師還,乃旋所鎮。吐谷渾寇西邊,宕昌羌潛相應接,詔弘討之,獲其二十五王,拔其七十六柵,遂破平之。

天和二年,陳湘州刺史華皎來附,弘從衛公直赴援。與陳人戰,不利,仍以弘為江陵總管。及陳將吳明徹來寇,弘與梁主蕭巋退保紀南,令副總管高琳拒守,明徹退,乃還江陵。尋以弘為仁壽城主,以逼宜陽。齊將段孝先、斛律明月出軍定隴以為宜陽援,弘與陳公純破之,遂拔宜陽等九城。以功增邑五百戶,進位柱國大將軍。

建德二年,拜大司空,遷少保。三年,出為總管襄郢昌豐唐蔡六州諸軍事、襄州刺史。薨于州。

子恭嗣。少有名譽,早歷顯位。大象末,位至柱國、小司馬。朝廷又追錄弘勳,進恭爵觀國公。

梁椿字千年,代人也。祖屈朱,魏昌平鎮將。父提,內郎。

椿初以統軍從爾朱榮入洛,復從榮破葛榮於滏口,以軍功進授都將。後從賀拔岳討平万俟醜奴、蕭寶夤等,遷中堅將軍、屯騎校尉、子都督。普泰初,拜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二年,除高平郡守,封盧奴縣男,邑一百戶。太昌元年,進授都督。從太祖平侯莫陳悅,拜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大統初,進爵欒城縣伯,增邑五百戶。出為隴東郡守。尋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遷梁州刺史。從復弘農,戰沙苑,與獨孤信入洛陽,從宇文貴破東魏將堯雄等,累有戰功。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從戰河橋,進爵東平郡公,增邑一千戶。俄遷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七年,從于謹討稽胡劉平伏,椿擒其別帥劉持塞。又從獨孤信討岷州羌梁仚定,破之。除清州刺史。在州雖無他政績,而夷夏安之。十三年,從李弼赴潁川援侯景。別攻閻韓鎮,斬其鎮城徐衛。城主卜貴洛率軍士千人降。以功增邑四百戶。孝閔帝踐阼,除華州刺史,改封清陵郡公,增邑通前三千七百戶。二年,入為少保,轉少傅。保定元年,拜大將軍。卒於位。贈恒鄜延丹寧五州諸軍事,行恒州刺史,諡曰烈。

椿性果毅,善於撫納,所獲賞物,分賜麾下,故每踐敵場,咸得其死力。雅好儉素,不營貲產,時論以此稱焉。

子明,魏恭帝二年,以椿功襲爵豐陽縣公。尋授大都督,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治小吏部,歷小御伯、御正下大夫。保定五年,詔襲椿爵,舊封回授弟朗。天和中,改封樂陵郡公,除上州刺史,增邑并前四千三百戶。

梁臺字洛都,長池人也。父去斤,魏獻文時為隴西郡守。

臺少果敢,有志操。孝昌中,從爾朱天光討平關、隴,一歲之中,大小二十餘戰,以功授子都督,賜爵隴城鄉男。普泰初,進授都督。後隸侯莫陳悅討南秦州群盜,平之。悅表臺為假節、衛將軍、左光祿大夫,進封隴城縣男,邑二百戶。尋行天水郡事,轉行趙平郡事。頻治郡,頗有聲績。未幾,天光追臺還,引入帳內。及天光敗於寒陵,賀拔岳又引為心膂。

岳為侯莫陳悅所害,臺與諸將議翊戴太祖。從討悅,破之。又拜天水郡守。大統初,復除趙平郡守。又與太僕石猛破兩山屠各,詔增邑一百戶,轉平涼郡守。時莫折後熾結聚輕剽,寇掠居民。州刺史史寧討之,歷時不克。臺陳賊形勢,兼論攻取之策,寧善而從之,遂破賊徒。復與于謹破劉平伏。錄前後勳,授潁州刺史,賜姓賀蘭氏。從援玉壁,戰邙山,授帥都督。大統十五年,拜南夏州刺史,加通直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增邑二百戶。魏廢帝二年,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

孝閔帝踐阼,進爵中部縣公,增邑通前一千戶。武成中,從賀蘭祥征洮陽,先登有功,別封綏安縣侯,邑一千戶。詔聽轉授其子元慶。

保定四年,拜大將軍。時大軍圍洛陽,久而不拔。齊騎奄至,齊公憲率兵禦之。乃有數人為敵所執,已去陣二百餘步,臺望見之,憤怒,單馬突入,射殺兩人,敵皆披靡,執者遂得還。齊公憲每歎曰:「梁臺果毅膽決,不可及也。」五年,拜鄜州刺史。

臺性疏通,恕己待物。至於蒞民處政,尤以仁愛為心。不過識千餘字,口占書啟,辭意可觀。年過六十,猶能被甲跨馬,足不躡鐙。馳射弋獵,矢不虛發。後以疾卒。

宇文測字澄鏡,太祖之族子也。高祖中山、曾祖豆頹、祖騏驎、父永,仕魏,位並顯達。

測性沉密,少篤學,每旬月不窺戶牖。起家奉朝請、殿中侍御史,累遷司徒右長史、安東將軍。尚宣武女陽平公主,拜駙馬都尉。及魏孝武疑齊神武有異圖,詔測詣太祖言,令密為之備。太祖見之甚歡。使還,封廣川縣伯,邑五百戶。尋從孝武西遷,進爵為公。

太祖為丞相,以測為右長史,軍國政事,多委任之。又令測詳定宗室昭穆遠近,附於屬籍。除通直散騎常侍、黃門侍郎。

大統四年,拜侍中、長史。六年,坐事免。尋除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行汾州事。測政存簡惠,頗得民和。地接東魏,數相鈔竊,或有獲其為寇者,多縛送之。測皆命解縛,置之賔館,然後引與相見,如客禮焉。仍設酒餚宴勞,放還其國,并給糧餼,衛送出境。自是東魏人大慙,乃不為寇。汾、晉之間,各安其業。兩界之民,遂通慶弔,不復為仇讎矣。時論稱之,方於羊叔子。或有告測與外境交通,懷貳心者。太祖怒曰:「測為我安邊,吾知其無貳志,何為間我骨肉,生此貝錦!」乃命斬之。仍許測以便宜從事。

八年,加金紫光祿大夫,轉行綏州事。每歲河冰合後,突厥即來寇掠,先是常預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測至,皆令安堵如舊。乃於要路數百處並多積柴,仍遠斥候,知其動靜。是年十二月,突厥從連谷入寇,去界數十里。測命積柴之處,一時縱火。突厥謂有大軍至,懼而遁走,自相蹂踐,委棄雜畜及輜重不可勝數。測徐率所部收之,分給百姓。自是突厥不敢復至。測因請置戍兵以備之。

十年,徵拜太子少保。十二年十月,卒於位,時年五十八。太祖傷悼,親臨慟焉。仍令水池公護監護喪事。贈本官,諡曰靖。

測性仁恕,好施與,衣食之外,家無蓄積。在洛陽之日,曾被竊盜,所失物,即其妻陽平公主之衣服也。州縣擒盜,并物俱獲。測恐此盜坐之以死,乃不認焉。遂遇赦得免。盜既感恩,因請為測左右。及測從魏孝武西遷,事極狼狽,此人亦從測入關,竟無異志。子該嗣。歷官內外,位至上開府儀同三司、臨淄縣公。測弟深。

深字奴干。性鯁正,有器局。年數歲,便累石為營伍,并折草作旌旗,布置行列,皆有軍陣之勢。父永遇見之,乃大喜曰:「汝自然知此,於後必為名將。」

至永安初,起家祕書郎。時群盜蜂起,深屢言時事,爾朱榮雅知重之。拜厲武將軍。尋除車騎府主簿。三年,授子都督,領宿衛兵卒。及齊神武舉兵入洛,孝武西遷。既事起倉卒,人多逃散,深撫循所部,並得入關。以功賜爵長樂縣伯。

太祖以深有謀略,欲引致左右,圖議政事。大統元年,乃啟為丞相府主簿,加朱衣直閤。尋轉尚書直事郎中。

及齊神武屯蒲阪,分遣其將竇泰趣潼關,高敖曹圍洛州。太祖將襲泰,諸將咸難之。太祖乃隱其事,陽若未有謀者,而獨問策於深。對曰:「竇氏,歡之驍將也,頑凶而勇,戰亟勝而輕敵,歡每仗之,以為禦侮。今者大軍若就蒲阪,則高歡拒守,竇泰必援之,內外受敵,取敗之道也。不如選輕銳之卒,潛出小關。竇性躁急,必來決戰,高歡持重,未即救之,則竇可擒也。既虜竇氏,歡勢自沮。回師禦之,可以制勝。」太祖喜曰:「是吾心也。」軍遂行,果獲泰而齊神武亦退。深又說太祖進取弘農,復克之。太祖大悅,謂深曰:「君即吾家之陳平也。」

是冬,齊神武又率大衆度河涉洛,至於沙苑。諸將皆有懼色,唯深獨賀。太祖詰之,曰:「賊來充斥,何賀之有?」對曰:「高歡之撫河北,甚得衆心,雖乏智謀,人皆用命,以此自守,未易可圖。今懸師度河,非衆所欲,唯歡恥失竇氏,愎諫而來。所謂忿兵,一戰可以擒也。此事昭然可見,不賀何為。請假深一節,發王羆之兵,邀其走路,使無遺類矣。」太祖然之。尋而大破齊神武軍,如深所策。

四年,從戰河橋。六年,別監李弼軍討白額稽胡,並有戰功。俄進爵為侯,歷通直散騎常侍、東雍州別駕、使持節、大都督、東雍州刺史。深為政嚴明,示民以信,抑挫豪右,吏民懷之。十七年,入為雍州別駕。魏恭帝二年,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六官建,拜小吏部下大夫。

孝閔帝受襌,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遷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除豳州刺史,改封安化縣公。二年,徵拜宗師大夫,轉軍司馬。保定初,除京兆尹。入為司會中大夫。

深少喪父,事兄甚謹。性多奇譎,好讀兵書。既在近侍,每進籌策。及在選曹,頗獲時譽。性仁愛,情隆宗黨。從弟神舉、神慶幼孤,深撫訓之,義均同氣,世亦以此稱焉。天和三年,卒於位。贈使持節、少師、恒雲蔚三州刺史,諡曰成康。子孝伯,自有傳。

史臣曰:太祖屬禍亂之辰,以征伐定海內,大則連兵百萬,繫以存亡,小則轉戰邊亭,不闋旬月。是以人無少長,士無賢愚,莫不投筆要功,橫戈請奮。若夫數將者,並攀翼雲漢,底績屯夷,雖運移年世,而名成終始,美矣哉!以赫連達之先識,而加之以仁恕;蔡祐之敢勇,而終之以不伐。斯豈企及所致乎,抑亦天性也。宇文測昆季,政績謀猷,咸有可述,其當時之良臣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