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談 趙汝讜 趙希錧 趙彥吶 趙善湘 趙與懽 趙必愿
趙汝談字履常,生而穎悟,年十五,以大父恩補將仕郎。登淳熙十一年進士第。丞相周 必大得其文異之,語參知政事施師點曰:「是子他日有大名於世。」調汀州教授,改廣 德軍,添差江西安撫司幹辦公事。嘗從朱熹訂疑義十數條,熹嗟異之。
佐丞相趙汝愚定大策,汝愚欲驟以詞掖處之,力辭去。持祖母服。汝愚去國,其弟汝讜 力上疏乞留汝愚、斬侂胄,聞者吐舌。兄弟罹黨禍斥去。尋調安慶府教授,添差浙東安 撫司幹辦公事。丁母憂,免喪,召為太社令。
時侂胄用事熾甚,汝談痛憤,登壇讀祝,大呼侂胄及陳自強名。自強不能堪,它日指汝 談曰:「末坐白皙者何人?」汝談不為動。以參知政事李壁薦,召試館職,擢正字。是 時吳曦叛,上下束手,或請就以曦為王,其人造汝談,汝談詰之曰:「孰欲王曦者,可 斬!」其人面發赤不能對,遂以言去,主管崇道觀。添差通判嘉興府,與郡守王介志合 。改知無為軍,與光州守柴中行、安豐守陸峻俱稱循吏。
時金人內變,有旨令獻料敵、備邊二策。其料敵之策曰:「禍亂猶在河北,未遽至河南 ,蓋豪雄擇形勢,大盜窺貨寶,金帛重器俱聚河北,河南無大川為之險,欲起安所憑? 且金素以河南近我,置守多完顏氏親黨,其下亦令蕃漢錯居,所以防慮備盡。縱彼喪亂 ,守將欲畔則自畔,何至相率盡反。然有天下者,自不容易一日廢備,豈以金人存亡之 候為吾緩急哉!」其備邊之策曰:「今邊州大抵無城,缺兵少糧,鎧仗不足。若使自辦 ,何所取資?丐諸朝廷,安得力給?若倣古藩封,拔用英傑守郡,則併租稅市榷之利盡 與之,免其共貢,上不置監臨,下悉聽選辟,民得自賦,兵得自募,凡百悉聽所為。其 有功者亦不遽徙,就峻爵秩,增異車服,給美田宅,官其子孫,凡可優寵,無不極至, 使內為公卿,雖貴曾不如守邊之樂。如此則有才者爭自奮勵,緩急必能出死力報上。」 於後河南二十餘年猶為金守,宋沿邊諸郡權大削,兵事無肯任責者,汝談之言若蓍龜然 。
改湖北提舉常平,振饑盡力。知溫州,改知外宗正,作詩勉其族屬,皆望風而化。遷江 西提舉常平。寧宗崩,以哀痛得疾。賀理宗表,力寓勸戒。陳碩曰:「此諫書也。」數 丐祠,授江西轉運判官,辭不獲命,之官一月,以言者罷。
先是,汝談因疾去官,言者謂其傲睨軒冕,不樂為世用。至是彌遠不與祠,乃杜門著述 。
端平初,以禮部郎官召,入對言:「倚用老成,廣集忠智,訪求眾敝之原,辟取可行之 策,以飭積蠹之蠱,而成終泰之功者,願加聖心焉。」又言:「大佞似忠,大姦似聖, 未免信向而擢任之。始未見甚失,久乃寖至差訛,則綱維之臣將不能不執,議論之士將 不得不言。執之堅,寧不疑其侵權?言之數,寧不意其賣直?至是則不特是非邪正易位 ,而黜陟予奪失中多矣。」又曰:「外之得以窒吾聽、雜吾目、擾吾天君者,以吾未得 虛一而靜之理也。苟得之,導我聲色而不能入,投我寶貨而不能中,扇我以功名而不能 動,凝然湛然,孰得干之哉。」改秘書少監兼權直學士院。時集議出師,汝談反覆言不 可輕戰,而和尤非計。既而三京收復,雖前言用兵不便者亦喜,汝談獨有憂色。未幾, 洛師敗,朝論始服其先見。
遷宗正少卿,兼權直,兼編脩國史、檢討實錄,兼崇政殿說書。因講論語而言漢元帝恭 儉無過,惟以剛不克改,明不能繹,優柔不斷,而漢業遂衰。權吏部侍郎,升侍讀,兼 直學士院,兼同脩國史院同脩撰,以所注易進講。時朝議履畝稱楮,汝談言非便,迕時 宰意。京師軍變,宰相乞貶秩,上已允,汝談奏恐失體,持不可。草答詔,以為貶秩易 ,審舉措難,宰相滋不悅。以言去國,提舉崇禧觀。起知婺州,四辭不允。至郡,力丐 祠。召赴行在,四辭。
權禮部侍郎兼學士院,力辭兼直。時金兵新破,三閫增秩,稱提官楮,四郡獲賞。汝談 獨蹙頞,登對,首疏言:「邊面無可倚仗,乞超越拘攣,簡拔俊傑,如吳用周瑜、魯肅 ,晉任祖逖、陶侃故事,使之各分方面,連數十城,推轂授權,盡歸賜履。巴蜀一人, 荊襄一人,兩淮各一人,一切便宜行事,不復更從中御,庶幾伸縮由己,機用出心。」 蓋推廣鄉者備邊之策。且曰:「臣之此策,行於開禧未用兵之前,決不至罹今日之患。 」其論楮法,尤中時敝,上稱歎久之,且謂:「卿文學高世,宜代予言,力辭何為?」 卒以老祈免,章四上,免兼直,改侍講。數日,仍兼直學士院,五辭。權給事中,權刑 部尚書,及卒,轉兩官。遣表上,又轉四官。
汝談天資絕人,沈思高識,自少至老,無一日去書冊。其論易,以為為占者作;書堯、 舜二典宜合為一,禹功只施於河洛,洪範非箕子之作;詩不以小序為信;禮記雜出諸生 之手;周禮宜傅會女主之書。要亦卓絕特立之見。為文章有天巧。篤於倫誼而忘仇怨, 御史王益祥嘗劾之,後汝談官其鄉,益祥愧不敢見,汝談乃數過之,相得歡甚。嘗論議 韓非、李斯皆有荀卿之才,惟其富貴利欲之心重,故世得而賤之,惟卿獨能守其身,不 苟希合,士何可不自重哉。所著有易、書、詩、論語、孟子、周禮、禮記、荀子、莊子 、通鑑、杜詩注。
趙汝讜字蹈中,少俶儻有軼材,智略出人上。龍泉葉適嘗過其家,汝讜年少,衣短後衣 ,不得避。適勸之曰:「名門子安可不學。」汝讜慚,自是終身不衣短後衣。折節讀書 ,與兄汝談齊名,天下稱為「二趙」。以祖遺恩補承務郎,歷泉州市舶務、利州大軍倉 屬。從臣薦宗室之賢者,監行在右藏西庫。
韓侂胄謀逐趙汝愚,汝讜兄弟昌言非是,且上言訟汝愚冤。侂胄懼其詞直,使其黨胡紘 再攻汝愚,以汝讜兄弟受汝愚厚恩,私屬為之畫策,惑亂天聽為言,斥使去國。坐廢十 年,調華亭浦東鹽場,棄職去。辟浙西安撫司幕官,調簽書昭慶軍節度判官,皆不赴。 以前官改鎮東軍。登嘉定元年進士第,為太社令,遷將作監簿、大理司農丞。與史彌遠 不合,請外,改湖南提舉常平,易江西,尋提點刑獄。瑞州大姓幸氏貪徐氏田不可得, 強取其禾,終不與,誣以殺婢,置徐獄。徐訴其冤,汝讜以反坐法黥竄幸氏,籍其家。 幸氏走,告急於中宮,徙汝讜湖南。既至,則表直臣龔夬墓。瀏陽有豪民羅氏奪民田, 汝讜復懲以法。遷知溫州,卒。
汝讜常言:「宗子不忘君,孝子不辱身,臨難則功業當如朱虛,立身當如子政。」
趙希錧字君錫,舊名希喆,登慶元二年進士第,改賜今名。少扶父喪歸,道遇寇,左右 駭散,希錧拊棺慟哭不懾,寇義而去。學於陳傅良、徐誼,既舉進士,調汀州司戶。峒 寇李元礪方起,汀人震懼,郡會僚佐議守城,希錧下坐無一語,守異之曰:「不言得無 有所見乎?」希錧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關曰古城,若悉精銳以扼其衝,賊 不足慮矣。」守以付希錧,人為危之。希錧至關,審形明間,申令謹候,分畫粗定,賊 已遣諜窺關。希錧得諜詰之,縱其舉火相示,而羸師以誤之。夜半,賊數百銜枚突至, 希錧嚴兵以待。賊且至,始命矢石俱下,賊無一免,餘黨聞風而遁。希錧引還,老稚羅 拜相屬,希錧繇他道以避之。事聞,詔升州推官,治疑獄,決滯訟,攝下邑,弭亂卒。 去之日,軍民遮道泣送者數十里。
調主管夔州路轉運司帳司,疏大寧鹽井利病,使者上諸朝,民便之。改知玉山縣,未行 。召對,希錧首言民力困於貪吏,軍力困於僨帥,國家之力則外困於歸附之卒,內困於 浮冗之費;次論四蜀銓科舉之弊;次論大寧鹽井本末。寧宗嘉納之。
授大理寺丞,遷大宗正丞,權工部郎官。宗姓多貧,而始生有訓名,為人後有過禮,吏 受賕亡藝,莫敢自陳,希錧白其長推行之。會朝議,燕邸近屬赴朝參者少,命希錧易班 ,希錧力辭,弗克。特換授吉州刺史、提舉佑神觀。未幾,廷臣言宗姓換班人嘗舉進士 ,請視朝士,聽輪對。於是希錧次對時首論:「今日多事之際,而未有辦事之人。朝紳 ,清選也,以緘默為清重,以刻薄為舉職,以無所可否為識體。閫寄,重任也,以大言 為有志,以使過為知恩。臣非敢厚誣天下以為無人,患在選擇未得其道、器使未當其才 爾。」授成州團練使,賜金帶,令服繫。以寶璽推恩,進和州防禦使。
理宗即位,進潭州觀察使,以公族近邸,恩特加厚。又進安德軍承宣使。希錧引對,言 :「初政急務,莫先於明道,總治統,收人心。」上為動容。越明年,論祠祭不蠲,禁 衛不肅。慈明宮上壽,升節度,封信安郡公。卒,遺奏聞,上震悼輟視朝,賜含斂,贈 以金幣。
希錧風資凝重,胸抱魁壘,揚人之善,不記人之過,急人之難,不忘人之恩。居官,祁 寒盛暑未嘗謁告,衣食取裁足而已。追封信安郡王。
趙彥吶字敏若,彭州人。登四川類試第。少以材稱。吳曦叛,以祿禧偽守夔,彥吶結義 士殺之,遂顯名。
嘉定十二年,關外西和州新被兵,制使安丙檄使經理,金人再至,戰卻之。因請脩州北 水關,募民耕戰以守;又勸丙盡捐關外四州租,結民兵使各自為守。皆不行。在州五年 ,得軍民心,轉提點刑獄,尋帥沔,時譽甚都。及崔與之代丙,始察其大言無實,謂他 日誤事省必此人,請廟堂毋付以邊藩。尋奪其節制。
寶慶元年,乃移帥興元。三年,會鄭損棄四州,退保三關,彥吶力爭不勝,罷歸家者五 年。紹定四年,桂如淵代損,起彥吶於副使,更李○、黃伯固,皆彥吶副之。端平元年 ,遂升正使,丞相鄭清之趣其出兵,以應入洛之役,不從。秦、鞏之豪汪世顯久求內附 。至是彥吶為力請數四,清之亦汔不從。三年,金人大入至三泉,彥吶大敗,眨衡州, 其子洸夫用事亦竄嶺南,史嵩之留之江陵兩年,卒。
趙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孫。父武翼郎不陋,從高宗渡江,聞明州多名儒,徙居焉 。
善湘以恩補保義郎,轉成忠郎、監潭州南嶽廟,轉忠翊郎,又轉忠訓郎。慶元二年舉進 士,以近屬轉秉義郎,換承事郎,調金壇縣丞。五年,知餘姚縣。
開禧元年,添差通判婺州。嘉定元年,以招茶寇功,赴都堂審察,提轄文思院。出判無 為軍兼淮南轉運判官、淮西提點刑獄。四年,改知常州。八年,主管武夷山沖佑觀。十 年,知湖州。十一年,丁內艱,明年起復,知和州,三辭不獲命。遷知大宗正丞兼權戶 部郎官,改知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兼淮西提舉常平,兼知無為軍。進直徽猷閣、主管 淮南制置司公事,兼知廬州,兼本路安撫,仍兼轉運判官、提舉常平。
十三年,進直寶文閣。以平固始寇功,賜金帶,許令服繫。十四年,進直龍圖閣、知鎮 江府。十七年,拜大理少卿,進右文殿脩撰、知鎮江府,封祥符縣男,賜食邑。寶慶二 年,進集英殿脩撰,拜大理卿兼權刑部侍郎,進寶章閣待制、沿海制置使兼知建康府、 江東安撫使兼主管行宮留守司公事。賜御遷花金帶,進封子,加食邑。
紹定元年,以創防江軍、寧淮軍及平楚州畔寇劉慶福等功,皆升其官,進龍圖閣待制, 仍任,兼江東轉運副使。三年,進煥章閣直學士,仍任,進封伯,加食邑。以李全犯淮 東,進煥文閣學士、江淮制置使,乃命專討,許便宜從事。四年,進封侯,加食邑。及 戮全,善湘遣使以露布上,乃進兵部尚書,仍兼任。
時善湘見范、葵進取,慰藉殷勤,餽問接踵,有請必應。遣諸子屯寶應以從,范、葵亦 讓功督府,凡得捷,皆汝椿等握筆草報。善湘季子汝梅,丞相史彌遠婿也,故奏報無不 達。以平閩寇功,轉江淮安撫制置使。五年,復泰州淮安州、鹽城淮陰縣四城,及策應 京湖功,進端明殿學士,與執政恩例,仍任,升留守,加食邑。以受金樞密副使納合買 住降,復盱眙軍、泗壽二州功,進資政殿學士,加食邑,遣使賜手詔、金器等物。九疏 丐歸,皆不許。請愈力,進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封天水郡公,加食邑。監察御史劾奏 善湘,御筆以善湘有討逆復城之功,寢其奏。
嘉熙二年,授四川宣撫使兼知成都府,未拜,改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即丐祠,改知 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三年,兩請休致,四乞歸田,復提舉洞霄宮。淳祐二年,帝手詔 求所解春秋,進觀文殿學士,守本官致仕,卒。遺表聞,帝震悼輟視朝,贈少師,賻贈 加等。所著有周易約說八卷,周易或問四卷,周易續問八卷,周易指要四卷,學易補過 六卷,洪範統論一卷,中庸約說一卷,大學解十卷,論語大意十卷,孟子解十四卷,老 子解十卷,春秋三傳通議三十卷,詩詞雜著三十五卷。
趙與懽字悅道,燕懿王八世孫。嘉定七年進士,調會稽尉,改建寧司戶參軍。中明法科 ,攝浦城縣。丁父憂,作善慶五規示子孫。免喪,授大理評事。轉對,言天變、民情、 國威三事,又言:「死囚以取會駁勘,動涉歲時,類瘐死,而干證者多斃逆旅,宜精擇 憲臣,悉使詳覆,果可疑則親往鞫正,必情法輕重可閔,始許審奏。」
遷籍田令。久之,拜宗正寺簿,歷軍器監、司農寺丞,遷宗正丞兼權都官郎官,改倉部 ,權度支,以直寶章閣知安吉州。郡計仰榷醋,禁綱峻密,與懽首捐以予民。設銅鉦縣 門,欲愬者擊之,冤無不直。有富民愬幼子,察之非其本心,姑逮其子付獄,徐廉之, 乃二兄強其父析業。與懽曉以法,開以天理,皆忻然感悟。又嫠媼僅一子,亦以不孝告 ,留之郡聽,日給饌,俾親饋,晨昏以禮,未周月,母子如初。二家皆畫像事之。喪母 ,朝廷屢起之,不可,議使守邊,授淮西提點刑獄,弗能奪。再期,以刑部郎官召,乞 終禫,奉祠,復半載,乃趐朝。
自恢復退師,又議納使,與懽言:「在朝迎合,政出多門,必得智識氣節之士,布列中 外可也。」兼權檢正,遷宗正少卿兼權戶部侍郎,尋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同詳定 ,剖決明暢,罪者咸服。郊祀之夕,大風雷,與懽言國本未定,又陣弭盜固本之策。有 以刑罰術數言於帝者,與懽言:「導民有本。如臣待罪天府,豈遽能及民,惟其真實相 孚,待以不擾,數月而庭訟彌寡。人心本善,有感必從。或謂厲以威、待以術者,非知 本之論。」且言:「朝令夕改,非以示作新;旁蹊曲徑,非以肅紀綱。」帝為悚然。又 建言:「秦刻頌有『端平法度』語。」
明年改元嘉熙,襄、蜀殘破,或望風棄地,召見便殿,言:「韓琦當仁宗朝,猶晝夜泣 血。今主憂臣辱矣。」因具言防邊之道,其後多見施行。與懽招刺三千人為忠毅軍,又 言:「禁衛虛籍及京口諸郡,悉宜募兵,統以郡將,財先贍軍,餘始上供,乞省不急之 費。」薦文武士四十人。遷戶部侍郎兼權兵部尚書,論邊事至為深切。
星變,上章請罷。大火,力言災變之烈,謂:「臣罪擢髮莫數,猶欲以去國為言,少悟 上聽。願祗畏天威,思以實德及民,始自上躬,痛加節約,廣推振恤。」五請竄。於是 中書方大琮言:「與懽素自潔脩,疏財輕爵,人所共知,不幸遇此,觀其待罪之章,懇 切至到,未嘗不歎其知義也。乞俞所請,使小大之臣,皆知引咎。」乃收一階。尋復之 。與懽請先敘復同降官屬,又言:「艱難不可為之時,當慷慨厲志,深為人才兵力思。 」遷戶部尚書兼權吏部,累丐祠,不許。
論楮幣自嘉定以一易二,失信天下,嘗出內帑收換,屢稱提而折閱益甚。嘗請兩界並展 十年勿議造新,責州縣毋以損污抑沮,至是遂請不立界限以絕其疑,所以區畫者甚備。 其後詔宰相遍詢侍從,與懽又以前說陳之。有欲以端平錢當五行使,與懽謂:「開禧嘗 以二當三,何救於楮。」且曰:「士大夫不清白奉法,恪意扶持,雖日易一法,無捄於 楮,而國非其國矣。法削國弱,能獨享富貴乎?」每言「端平以來,竄贓吏,禁包苴, 戒奔競,戢橫斂,而風俗沈痼自若。或口仁義而身市井,率以欺君為常,肥家為樂,遂 臨事乏使,而小人得從旁乘間竊取官爵矣。」疏乞:「別邪正,警媮惰,獎用恬退質直 之士,以絕躁競浮靡之習。內廷有關於除授者必斥,暗室有涉於謗議者必思,清心寡欲 ,以革酣歌黷貨之風,其機皆自陛下始。」又言:「軍政弛而尺籍不明,總兵者或緣功 賞開嫌隙,內則班行惟求速化,守牧類多貪庸,楮事日非,浮冗不節,指陳無虛日。」
大風震雷數見,因具陳邊事,且言:「人才國用,民力兵威,願乘此機,加意根本,勿 徒困精神於除授,老歲月於行移,委公道於私情,付事功於無可奈何也。」遷吏部尚書 。講筵言:「膏雨不降,星變頻仍。在京物價騰踴,民訛士譟;在外兵權渙散,流民充 斥。登崇元老,並建宰輔,謂宜風采振揚,而事勢猶若此,士大夫未必任天下之責,天 下未必知陛下之志。」力求歸田,會潮汐齧隄,執政道帝意留治之,手詔云:「忠正廉 勤,無如卿者。」授端明殿學士、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江隄竣事,獄空,力丐罷。 依舊端明殿學士,提舉萬壽觀。提領戶部財用兼侍讀兼脩國史、實錄院脩撰。奉朝請, 出關,遣使趣還。
會饑民相攜溺死,帝仍付臨安府事,恩例視執政。與懽涕泣奉詔,亟榜諭曰:「今申奏 振救,宜忍死須臾各全性命,佇沐聖恩。」都人相謂毋死。與懽上則祈哀公朝,下則推 誠勸分,甘雨隨至,米商來集,流移至者有以濟之。力求納祿,授資政殿學士、提舉萬 壽觀兼侍讀、監脩國史、實錄院脩撰。奉朝請,與懽至浙江,上召還,即日絕江去,帝 為悵然。與懽三為府尹,盡力民事,都人稱「趙端明」,必以手加額曰「趙佛子」也。
久之,以舊職知溫州,政事必親,吏不敢欺,創水砦,脩貢院。以侍讀召,辭,不許。 入對,言爵祿之濫,因及國本事。五丐歸,又不許。進春秋解,升大學士,薦士六十人 。史嵩之將復入相,而人言不已,帝以問與懽。言:「嵩之老師費財,私暱貪富,過立 名譽,必不宜復用。」時嵩之猶子璟卿誦言其過忽斃,而杜範、劉漢弼、徐元傑三賢暴 死,人皆疑嵩之致毒。與懽請優恤漢弼、元傑家,帝從之,而優恤手詔,則與懽所擬入 也。
又請以兵財分任輔臣。在講筵言:「以壞證付庸醫,僅支殘息,徒運巧心,天下事尚堪 再誤耶?」時相忌之。尋授安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日食,應詔言事 益切。月賜內帑,與懽辭不取。帝書「安貧樂道,植節秉忠」字賜之。建儲未定,乃申 言之,又言:「人才乏使,贓吏不悛,民昔流而南,今流而北,盜昔伏於遠,今伏於近 ,體認不真,賢否無別,國將誰與立邪?願富一代之儲,使小人無間可投,以絕隱伏之 禍。」帝為改容。
袁士宋斌少從黃榦、李燔登朱熹之門,學禁方嚴,羈旅困沮,年且八十,與懽延之,事 以父行,奏乞用旌禮布衣故事,死葬西湖上,歲一祭焉。帝逐二諫臣,與懽力爭之。五 乞免朝請,三乞致仕,俱不允,賜泰卦詩、忠邪辨。自是,國事皆縷縷言之,有不勝書 ,蓋其愛君憂國,本諸天性。拜少傅,卒,遺表猶不忘規正。帝震悼輟朝,賻贈有加, 詔有司治葬,贈少師,追封奉化郡王,諡清敏,累贈太師。
手注六經及仁皇訓典詳釋,又有高宗寶訓要釋、奏議、詩文百卷。與懽嘗謂:「士大夫 有貪聲,則雖奇才奧學,徒以蠹國害民爾。」故斂之夕,而金帶猶質錢民家云。
趙必愿字立夫,廣西經略安撫崇憲之子也。未弱冠,丁大母憂,哀燬骨立。服闋,以大 父汝愚遺表,補承務郎。
開禧元年,銓監平江府糧料院,調常熟丞。嘉定七年舉進士,知崇安縣,剖判如流,吏 不能困。脩學政,立催科法,列戶名為三等,以三期為約,足者旌之,未足者寬以趣之 ,踰期不納者里胥程督之,民皆感懌願輸。革胥吏鬻鹽之敝。擅發光化社倉活饑民,帥 怒,逮吏欲懲之,必愿曰:「芻牧職也,吏何罪。」束簷俟譴,帥無以詰而止。舊有均 惠倉,無所儲,必愿捐緡錢增糴,至二千石。力主義役之法,鄉選善士,任以推排,入 資買田助役,則勉有產之家,有感化者,出己田以倡,遂遍行一邑,上下便之。臺府以 聞,下其式八郡四十八縣。秩滿,民共立祠刻石。
授湖、廣總所幹辦公事。丁父憂,居喪盡禮,貽書問學於黃幹。服除,差充兩浙運司主 管文字。再考,特差充提領安邊所主管文字。差知全州,陛辭,奏乞下道、江二州訪周 惇頤之後。知常州,改知處州,陳折帛納銀之害,皆得請。移泉州,罷白土課及免差吏 榷鐵,諷諸邑行義役。秋旱,力講行荒政,乞撥永儲、廣儲二倉米振救。差主管官告院 。越五日,詔依舊主管官告院兼知台州,一循大父之政,察民疾苦,撫摩凋瘵,脩養濟 院,建陳瓘祠,政教兼舉。
端平元年,以直秘閣知婺州。至郡,免催紹定六年分小戶綾羅錢三萬緡有奇。立淳良、 頑慢二籍,勸懲人戶。措置廣惠倉及諸倉積穀。奏乞寬減內帑綾羅,申省免用舊例,預 解諸色窠名錢,罷開化稅場。遷太府寺丞,尋遷度支郎中。詔以汝愚配享寧宗,從必愿 請也。兼右司郎中,引見,疏言:
陛下英明密運,斷出於獨,固欲一切轉移之。然而大權若在我,或者猶有下移之疑;眾 正若已開,或者猶有旁徑之疑。策免二相,銷天變也,去者固難以復留,留者恐終於引 去。虛鼎席以待故老,疑者或意其未必來,而況在數千里之外;責次補以任大政,疑者 或意其不敢專,而況於不安其位。中書,政之本也。今果何時,尚可含糊意向以啟天下 之疑乎?親擢臺諫,開言路也,用之未久者,何為輕於易去?去之未幾,何為使之復來 ?召於外服者,不知果能用之而必堅;除目周行者,不知果能聽之而無諱乎?
朝廷除授,軍國賞罰,本至公也,今有姓名未達於廟堂,而遷擢忽由於中出,斥逐三衙 ,竟不指名罪狀,而人始得以疑陛下矣。一除目之頒,一號令之出,雖未必由於閹宦, 而人或疑於閹宦;雖未必由於私謁,而人或疑於私謁;雖未必由於戚畹宗邸,而人或疑 於戚畹宗邸。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非陛下所私有也,陛下雖有去敝之心,而動涉 可疑之跡,陛下亦何樂於此。
時論偉之。
三京兵敗,邊事甚亟,詔條上守禦計,必願言十事:下哀痛之詔,合江淮之兵,救江陵 之急,節財用之宜,縻議和之使,撫無歸之民,處北來之眾,置鎮撫之使,擇帥閫之代 ,拔未用之將,皆切於邊要。政府議楮幣日輕,欲令諸州再用印及他為稱提之法,必愿 力爭不可。嘉熙元年,貽書政府,論邊防事宜,授右司郎中。
火災,必愿應詔上封事,曰:「開邊稔禍之刑,牽制而未行;激變棄城之戮,姑息而未 舉。京、襄淪沒,祖宗之基業莫能保;淮、蜀蹂躪,赤子之冤魂無所依。履畝之令下而 加以抑配,稱提之法嚴而重以告訐。民無蓋藏,每有轉壑之憂;士不宿飽,常有思亂之 志。」又曰:「臺諫、給舍骨鯁之論莫容;左右便嬖浸潤之言易入。春夏常享,闊略於 原廟之尊;節鉞隆恩,殷勤於邸第之貴。」又曰:「必也正故相專國之罪,嚴貪夫徇國 之誅,思室鬼高明之瞰。先編氓,後親貴,去木妖競治之釁;尚堅固,革奢華,戒宴殿 無度之讌酣,節內庭不急之營繕。」又論濟王及國本事。
遷左司郎中,又遷司農少卿兼左司。轉對,言:「正氣日消月沮,馴至今日,非惟搢紳 不肯論事,下至草茅之士,皆結舌矣。端平初年,沉痾方去,新病未作,陛下猶勤於咨 訪,如恐不及。今疾攻心腹,決裂將潰,乃不求瞑眩之劑以起其殆,甚可惑也。」又曰 :「毋使人臣以指斥懷疑,毋致陛下以厭言得謗。」時直士相繼去,故必願及之。兼敕 令所刪脩官,拜司農卿,兼職如故。翼日,改宗正少卿,仍兼刪脩敕令兼國史編脩實錄 檢討,尋兼左司,遷太府卿,仍兼編脩、檢討,遷宗正少卿。詔依舊太府卿,仍兼職, 且兼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轉對,言:「中才庸主,惟其無所知覺,故言不可入,而 敗亡隨之。陛下作敬天之圖,朝夕對越,謂宜天意可回,而熒惑失度,鬱攸煽災,迫近 禁門,幾毀左藏。煙埃方息,白晝隕星,貫日之虹,脅陽之雹,疊見層出。陛下觀時察 變,何由致此?今日之事,動無良策,惟在側身脩行,祈天永命而已。」遷起居舍人, 兼職仍舊。
大水,上封事曰:「海潮毀隘,侵迫禁城,災異之來,理不虛發,必上畏天戒,下脩人 事,易沴召和,轉移於陛下方寸間耳。」又曰:「周官國有大事,則舉大詢之理。今日 之事迫矣,謂宜合眾謀,屈群策,上而搢紳,下而芻蕘,各陳所見,擇其可用之策,以 授任事之臣,庶幾千慮一得,以成天下人不因之意。」暫兼權右郎官。言:「財非天雨 鬼輸,豈可輕施妄用。長此不已,必至顛覆,異時或得罪。今之大夫不能為國生財,程 異、皇甫鏄之徒乘間捷出,推敲剋剝,以術相勝,鑿空取辦,以計巧取,事掊斂,獻羨 餘,間架緡錢之令下,而唐祚愈促矣。願陛下精思熟慮,約已愛民,必如勾踐之臥薪嘗 膽,必如衛文公之帛衣布冠,可也。」權吏部右侍郎,乞免兼檢正,從之。兼國史脩撰 。
時邊事急,必愿應詔言:「宜敕彭大雅自重慶領王青之兵東下以復夔,責李安民及歸、 峽二守以自效,調一將督中流之師,以伐其順流之謀,調一將自間道出鼎、澧之後,以 折其擣虛之鋒,調一將助芮興之勢,以備江陵之急。又宜下湖南遣飛軍及團結民兵之類 守沅江、益陽江,以防衝突長沙,盡收江上民船,毋資敵用。」區畫皆中事機。暫兼權 侍左侍郎。李宗勉每稱其平允。暫兼權戶部侍郎,兼同詳定敕令。請立國本,請親禱雨 。遷戶部侍郎,暫兼給事中。
先是,錢相嘗繳陳洵益贈節使不行,必愿復繳奏曰:「李韶向為殿中侍御史,疏論洵益 ,乞予外祠,以絕窺伺,陛下不行其言,復奪其職,韶不能自安,徑求外補。今召之不 至,正以此故。若超贈洵益,又繳駁不行,韶愈無來期矣。陛下忍於去一賢從官,而不 忍於沮一已死之內侍,則何以興起治功,振揚國勢?欲望寢洵益節鉞,趣韶供職。」於 是必愿三以疾乞祠,不許。
權戶部尚書,疏言:「端平元年,洛師輕出。明年,德安失,襄陽失。又明年,固始失 ,定遠失,六安失,郢、復、荊門失,蜀道蹂,成都破。又明年,夔、峽徙,浮光降。 又明年,滁陽殲。越二年,壽春棄。明年,真陽擾,安豐危,成都遺燼,靡有孑遺。」 又曰:「去冬安豐危而復安,特天幸爾。君臣動色,太平自賀。雷作於雪宴之先期,蜀 警於大宴之朌命,戒心一弛,赫鑒已隨之矣。」又乞「諭太府丞,覈戶部收支數目,庶 見多寡盈虛之實,有餘則儲之以待朝廷之取撥,闕則助之以示宮府之一體。」二疏迕丞 相史嵩之,乞免官、乞祠,皆不許。以司諫鄭起潛論列,以寶謨閣直學士奉祠;辭職名 ,不許。淳祐五年,以華文閣直學士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三辭,不許。閩人聞必愿至 ,欣然歎羨。
必愿平易以近民,忠信以厚俗,惻怛以勤政,行鄉飲酒,旌退士,獎高年,裁僧寺實封 之數。尤留意武事,甫入境,即以軍禮見戎帥,申明左翼軍節制事宜,措置海道脩水, 教士卒知勸。居官四年,累乞歸,及命召,又三辭,皆不許。卒,遺表上,贈銀青光祿 大夫。
必愿才周器博,心平量廣,而又蚤聞家庭忠孝之訓、師友正大之言,故所立卓然可稱云 。
論曰:宋之公族,往往亦由科第顯用,各能以術業自見,汝談、汝讜、希錧是已。彥吶 帥邊而墮功,亦由廟算之短。善湘父子克平大盜。與懽以長者稱。必愿世濟其美,可謂 信厚之公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