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
宋史  卷一百三十‧志第八十三  樂五

高宗南渡,經營多難,其於稽古飾治之事,時靡遑暇。建炎元年,首詔有司曰:「朕承 祖宗遺澤,獲託臣民之上,扶顛持危,夙夜痛悼。況於聞樂以自為樂,實增感於朕心。 」二年,復下詔曰:「朕方日極憂念,屏遠聲樂,不令過耳。承平典故,雖實廢名存, 亦所不忍,悉從減罷。」是歲,始據光武舊禮,以建武二載創立郊祀,乃十一月壬寅祀 天配祖,敕東京起奉大樂登歌法物等赴行在所,就維揚江都築壇行事。凡鹵簿、樂舞之 類,率多未備,嚴更警場,至就取中軍金鼓,權一時之用。

紹興元年,始饗明堂。時初駐會稽,而渡江舊樂復皆毀散。太常卿蘇遲等言:「國朝大 禮作樂,依儀合於壇殿上設登歌,壇殿下設宮架。今親祠登歌樂器尚闕,宣和添用籥色 ,未及頒降,州郡無從可以創製,宜權用望祭禮例,止設登歌,用樂工四十有七人。」 乃訪舊工,以備其數。

四年,再饗,國子丞王普言:「按書舜典,命夔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 聲。』蓋古者既作詩,從而歌之,然後以聲律協和而成曲。自歷代至於本朝,雅樂皆先 製樂章而後成譜。祟寧以後,乃先製譜,後命詞,於是詞律不相諧協,且與俗樂無異。 乞復用古製。又按周禮,奏黃鐘、歌大呂以祀天神。黃鐘,堂下之樂;大呂,堂上之樂 也。郊祀之禮,皇帝版位在午階下,故還位之樂當奏黃鐘;明堂版位在阼階上,則還位 當歌大呂。今明堂禮不下堂,而襲郊祀還位例,並奏黃鐘之樂,於義未當。」尋皆如普 議。

先是,帝嘗以時難備物,禮有從宜,敕戒有司參酌損益,務崇簡儉。仍權依元年例,令 登歌通作宮架,其押樂、舉麾官及樂工器服等,蠲省甚多。既而國步漸安,始以保境息 民為務,而禮樂之事浸以興矣。

十年,太常卿蘇攜言:「將來明堂行禮,除登歌大樂已備,見闕宮架、樂舞,諸路州軍 先有頒降登歌大樂,乞行搜訪應用。」丞周執羔言:「大樂兼用文武二舞,今殿前司將 下任道,係前大晟府二舞色長,深知舞儀,宜令赴寺教習。」卿陳桷言:「前期五使, 例合按閱,仍詔應侍祠執事朝臣,並作樂教習。」禮儀博士周林復言:「神位席地陳設 ,至尊親行酌獻,堂上下皆地坐作樂,而鐘磬工乃設木小榻,當教習日,使立以考擊, 庶革循習簡陋之弊。」

初,上居諒闇,臣僚有請罷明堂行禮奏樂、受胙等事,上諭禮官詳定。太常寺檢照景德 、熙豐親郊典故,除郊廟、景靈宮并合用樂,其鹵簿、鼓吹及樓前宮架、諸軍音樂,皆 備而不作。每處警場,止鳴金鉦、鼓角而已,即無去奏樂、受胙之文。大饗為民祈福, 為上帝、宗廟而作樂,禮不敢以卑廢尊。書「斂五福,錫庶民」,況熙寧禮尤可考,其 赦文有曰「六樂備舞,祥祉來臻」是也。於是詔遵行之。

其後,禮部侍郎施坰奏:「禮經蕃樂出於荒政,蓋一時以示貶抑。昨內外暫止用樂,今 徽考大事既畢,慈寧又已就養,其時節上壽,理宜舉樂,一如舊制。」禮部尋言:「太 母還宮,國家大慶,四方來賀。自今冬至、元正舉行朝賀之禮,依國朝故事,合設大仗 及用樂舞等,庶幾明天子之尊,舊典不至廢墜。」有詔,俟來年舉行。

十有三年,郊祀,詔以祐陵深弓劍之藏,長樂遂晨昏之養,昭答神天,就臨安行在所修 建圓壇。於是有司言:「大禮排設備樂,宮架樂辦一料外,登歌樂依在京夏祭例,合用 兩料。其樂器,登歌則用編鐘、磬各一架,柷、敔二,搏拊、鼓二,琴五色,自一、三 、五、七至九絃各二,瑟四,篴四,塤、篪、簫並二,巢笙、和笙各四;并七星、九曜 、閏餘匏笙各一,麾幡一。宮架則用編鐘、編磬各十二架,柷、敔二,琴五色,各十, 瑟二十六;巢笙及簫並一十四,七星、九曜、閏餘匏笙各一,竽笙十,塤一十二,篪一 十八,篴二十,晉鼓一,建鼓四,麾幡一。」乃從太常下之兩浙、江南、福建州郡,又 下之廣東西、荊湖南北,括取舊管大樂,上於行都,有闕則下軍器所製造,增修雅飾, 而樂器浸備矣。其樂工,詔依太常寺所請,選擇行止畏謹之人,合登歌、宮架凡用四百 四十人,同日分詣太社、太稷、九宮貴神。每祭各用樂正二人,執色樂工、掌事、掌器 三十六人,三祭共一百一十四人,文舞、武舞計用一百二十八人,就以文舞番充。其二 舞引頭二十四人,皆召募補之。樂工、舞師照在京例,分三等廩給。其樂正、掌事、掌 器,自六月一日教習;引舞、色長、文武舞頭、舞師及諸樂工等,自八月一日教習。於 是樂工漸集。

十四年,太常寺言:「將來大禮,見闕玉磬十六枚。其所定聲律,係於玉分厚薄,取聲 高下。正聲凡十有二,黃鐘厚八分,進而為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 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每律增一分,至應鐘一寸九分而止。清聲夾鐘厚二寸三 分,退而為太簇、大呂、黃鐘,共四清聲,各減一分,至黃鐘二寸而止。」乃下之四川 茶馬司,寬數增分,市易以供用。太常博士張晟又言:「大樂所用武舞之飾,以干配刀 ,周禮司兵『祭祀,授舞者兵』,先儒謂『授以朱干、玉戚』,郊特牲『朱干、玉戚, 冕而舞大武』。」乃從所請,仿三禮圖,令造玉戚,以配舞干。

是歲,始上徽宗徽號,特製顯安之樂。至於奉皇太后冊寶於慈寧宮,樂用聖安;皇后受 冊寶於穆清殿,樂用坤安,亦皆先後參次而舉。顯安以無射、夾鐘為宮,周大司樂饗先 王,奏無射而歌夾鐘,「夾鐘之六五,上生無射之上九。夾鐘,卯之氣,二月建焉,而 辰在降婁;無射,戌之氣,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無射,陽律之終,夾鐘實為之合 ,蓋取其相親合而萃祖考之精神於假廟也。聖安純用大呂,坤安純用中呂。大呂,陰律 之首,崇母儀也;中呂,陰律之次,明婦順也。

明年正旦朝會,始陳樂舞,公卿奉觴獻壽。據元豐朝會樂:第一爵,登歌奏和安之曲, 堂上之樂隨歌而發;第二爵,笙入,乃奏瑞曲,惟吹笙而餘樂不作;第三爵,奏瑞曲, 堂上歌,堂下笙,一歌一吹相間;第四爵,合樂仍奏瑞曲,而上下之樂交作。今悉仿舊 典,首奏和安,次奏嘉木成文、滄海澄清、瑞粟呈祥三曲,其樂專以太簇為宮。太簇之 律,生氣湊達萬物,於三統為人正,於四時為孟春,故元會用之。

時給事中段拂等討論景鐘制度,按大晟樂書:「黃鐘者,樂所自出,而景鐘又黃鐘之本 ,故為樂之祖,惟天子郊祀上帝則用之,自齋宮詣壇則擊之,以召至陽之氣。既至,聲 闋,眾樂乃作。祀事既畢,升輦又擊之。蓋天者,群物之祖,今以樂之祖感之,則天之 百神可得而禮。音韻清越,拱以九龍,立於宮架之中,以為君圍;環以四清聲鐘、磬、 鎛鐘、特磬,以為臣圍;編鐘、編磬以為民圍。內設寶鐘毬玉,外為龍虡鳳琴。景鐘之 高九尺,其數九九,實高八尺一寸。垂則為鐘,仰則為鼎。鼎之大,中於九斛,退藏實 八斛有一焉。」內出皇祐大樂中黍尺,參以太常舊藏黃鐘律編鐘,高適九寸,正相吻合 ,遂遵用黍尺製造。

鐘成,命左僕射秦檜為之銘。其文曰:「皇宋紹興十六年,中興天子以好生大德,既定 寰宇,乃作樂以暢天地之化,以和神人。維茲景鐘,首出眾樂,天子專用禋祀,謹拜手 稽首而獻銘。其銘曰:德純懿兮舜、文繼。躋壽域兮孰內外?薦上帝兮偉茲器。聲氣應 兮同久視。貽子孫兮彌萬世。」旋又命禮局造鎛鐘四十有八、編磬一百八十七、特磬四 十八及添製編鐘等,命軍器所造建鼓八、雷鼓二、晉鼓一、雷鼗二、柷敔各四。尋製金 鐘、玉磬二架。

初,元豐本虞庭鳴毬及晉賀循采玉造磬之義,命榮咨道肇造玉磬。元祐親祠,嘗一用之 ,久藏樂府。至政和加以磨礱,俾協音律,並造金鐘,專用於明堂。蓋堂上之樂,歌鐘 居左,歌磬居右。金玉稟氣於乾,純精至貴,故鍾必以金,磬必以玉,始備金聲玉振之 全,此中興所以繼作也。於是帝諭輔臣,以鐘磬音律,其餘皆和,惟黃鐘、大呂猶未應 律,宜熟加攷究。詔禮官以鑄造鎛鐘,更須詳審,令聲和而律應,乃可奉祀。命太常前 期按閱,仍用皇祐進呈雅樂禮例。皇帝御射殿,召宰執、侍從、臺諫、寺監、館閣及武 臣刺史以上,閱視新造景鐘及禮器。皇帝即御坐,撞景鐘,用正旦朝會三曲,奏宮架之 樂,其製造官推恩有差。添置景鐘樂正一、鎛鐘樂工十有二,特磬樂工亦如之。次降下 古制銅錞一,增造其二;古銅鐃一,增造其六。改造登歌夷則律玉磬,降到長篴二十有 四,並付太常寺掌之,專俟大禮施用。

既而刑部郎官許興古奏:「比歲休祥協應,靈芝產於廟楹,瑞麥秀於留都。昔乾德六年 ,嘗詔和峴作瑞木、馴象及玉烏、皓雀四瑞樂章,以備登歌。願依典故,製為樂章,登 諸郊廟。」詔從其請,命學士沈虛中作歌曲,以薦於太廟、圜丘、明堂。尋又內出御制 郊祀大禮天地、宗廟樂章,及詔宰執、學士院、兩省官刪修郊祀大禮樂章,付太常肄習 。

天子親祀南郊,圜鐘為宮,三奏,樂凡六成,歌景安,用文德武功之舞;饗明堂,夾鐘 為宮,三奏,樂凡九成,歌誠安,用佑文化俗、威功睿德之舞。前二日,朝獻景靈宮, 圜鐘為宮,三奏,凡六成,所奏樂與南郊同,歌興安,用發祥流慶、降真觀德之舞。前 一日,朝饗太廟,黃鐘為宮,三奏,樂凡九成,歌興安,所用文、武二舞與南郊同。僖 祖廟用基命之樂舞,翼祖廟用大順之樂舞,宣祖廟用天元之樂舞,太祖廟用皇武之樂舞 ,太宗廟用大定之樂舞。真宗、仁宗廟樂舞曰熙文、曰美成,英宗、神宗廟樂舞曰治隆 、曰大明,哲宗、徽宗、欽宗廟樂舞曰重光、曰承元、曰端慶,皆以無射宮奏之。

每歲祀昊天上帝者凡四:正月上辛祈榖,孟夏雩祀,季秋饗明堂,冬至祀圜丘是也。圜 鐘為宮,樂奏六成,與南郊同,乃用景安之歌、帝臨嘉至、神娭錫羨之舞。祀地祗者二 :夏至祀皇地祗,樂奏八成,乃用寧安之歌、儲靈錫慶、嚴恭將事之舞;立冬後祀神州 地祗,樂奏八成,歌寧安,與祀皇地祗同名而異曲,用廣生儲祐、厚載凝福之舞。孟春 上辛祀感生帝,其歌大安,其樂舞則與歲祀昊天同。三年一袷及時饗太廟,九成之樂、 興安之歌,與大禮前事朝饗同,而用孝熙昭德、禮洽儲祥之舞。太社、太稷用寧安,八 成之樂,與歲祀地祗同。至於親製贊宣聖及七十二弟子,以廣崇儒右文之聲;親視學, 行酌獻,定釋奠為大祀,用凝安,九成之樂。郡邑行事,則樂止三成。他如親饗先農、 親祀高禖,則敞壇壝、奏樂舞,按習於同文館、法惠寺。親耕籍田,則據宣和舊制,陳 設大樂,而引呈耒耜、護衛耕根車、儀仗鼓吹至以二千人為率。先農樂用靜安;高禖樂 用景安;皇帝親行三推禮,樂用乾安。其補苴軼典、蒐講彌文者至矣。先朝凡雅樂皆以 『安』名,中興一遵用之。

南郊樂,其宮圜鐘;明堂樂,其宮夾鐘。圜鐘即夾鐘也。夾鐘生於房、心之氣,實為天 帝之堂,故為天宮。祭地祗,其宮函鐘,即林鐘也。林鐘生於未之氣,未為坤位,而天 社、地神實在東井、輿鬼之外,故為地宮。饗宗廟,其宮用黃鐘。黃鐘生於虛、危之氣 ,虛、危為宗廟,故為人宮。此三者,各用其聲類求之。然天宮取律之相次:圜鐘為陰 聲第五,陰將極而陽生,故取黃鐘為角。黃鐘,陽聲之首也。太簇,陽聲之第二,故太 簇為徵。姑洗,陽聲之第三,故姑洗為羽。天道有自然之秩序,乃取其相次者以為聲。 地宮取律之相生:函鐘上生太簇,故太簇為角;太簇下生南呂,南呂上生姑洗,故南呂 為徵,姑洗為羽。地道資生而不窮,乃取其相生者以為聲。人宮取律之相合:黃鐘子, 大呂丑,故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子合丑也;太簇寅,應鐘亥,故太簇為徵、應鐘為羽 ,寅合亥也。人道以合而相親,乃取其合者以為聲。周之降天神、出地示、禮人鬼,樂 之綱要實在於此。獨商聲置而不用,蓋商聲剛而主殺,實鬼神之所畏也。樂奏六成者, 即仿周之六變,八成、九成亦如之。

文武二舞皆用八佾。國初,始改崇德之舞曰文德,改象成之舞曰武功。其發祥流慶、降 真觀德則祥符所製,以薦獻聖祖;其佑文化俗、威功睿德則皇祐所製,以奉明禋。其祀 帝,有司行事,以帝臨嘉至、神娭錫羨,與夫獻太廟以孝熙昭德、禮洽儲祥,則製於元 豐。其廣生儲祐、厚載凝福以祀方澤,則製於宣和。至紹興祀皇地祗,易以儲靈錫慶、 嚴恭將事,而用宣和所製舞以分祀神州地祗,轉相緝熙,樂舞浸備。至中興而賡續裁定 ,實集其成。中祀而下,多有樂而無舞,則在禮「凡小祭祀不興舞」之義也。

紹興三十一年,有詔:教坊日下蠲罷,各令自便。蓋建炎以來,畏天敬祖,虔恭祀事, 雖禮樂煥然一新,然其始終常以天下為憂,而未嘗以位為樂,有足稱者。

孝宗初踐大位,立班設仗於紫宸殿,備陳雅樂。禮官尋請車駕親行朝饗,用登歌、金玉 大樂及綵繪宮架、樂舞;仗內鼓吹,以欽宗喪制不用。迨安穆皇后祔廟,禮部侍郎黃中 首言:「國朝故事,神主升祔,係用鼓吹導引,前至太廟,乃用樂舞行事。宗廟薦享雖 可用樂,鼓吹施於道路,情所未安,請備而不作。」續下給、捨詳議,謂:「薦享宗廟 ,為祖宗也,故以大包小,則別廟不嫌於用樂。今祔廟之禮為安穆而行,豈可與薦享同 日語?將來祔禮,謁祖宗諸室,當用樂舞;至別廟奉安,宜停而不用。蓋用樂於前殿, 是不以欽宗而廢祖宗之禮;停樂於別廟,是安穆為欽宗喪禮而屈也。如此,則於禮順, 於義允。」遂俞其請。既而右正言周操上言:「祖宗前殿,尊無二上,其於用樂,無復 有嫌。然用之享廟行禮之日則可,而用於今日之祔則不可。蓋祔禮為安穆而設,則其所 用樂是為安穆而用,雖曰停於別廟,而為祔後用樂之名猶在也。孰若前後殿樂俱不作為 無可議哉?」詔從之。

隆興元年天申節,率群臣詣德壽宮上壽,議者以欽宗服除,當舉樂。事下禮曹,黃中復 奏曰:「臣事君,猶子事父也。春秋,賊未討,不書葬,以明臣子之責。況欽宗實未葬 ,而可遽作樂乎?」事遂寢。

乾道改元,始郊見天地。太常洪適奏:「聖上踐阼,務崇乾德,郊丘講禮,專以誠意交 於神明。竊謂古今不相沿樂,金石八音不入俗耳,通國鮮習其藝,而聽之則倦且寐,獨 以古樂嘗用之郊廟爾。昔者,竽工、鼓員不應經法,孔光、何武嘗奏罷於漢代,前史是 之。今樂工為數甚夥,其鹵簿六引、前後鼓吹,有司已奏明,詔三分減一,惟是肄習尚 踰三月之淹。夫驅游手之人振金擊石,安能盡中音律,使鳳儀而獸舞?而日給虛耗,總 為緡錢,近二百萬。若從裁酌,用一月教習,自可應聲合節,不至闕事。」於是詔郊祀 樂工,令肄習一月。

太常寺復言:「郊祀合用節奏樂工、登歌宮架樂工、引舞舞工,其分詣社稷及別廟,並 番輪應奉,更不添置。」尋以禮官裁減壇下宮架二百七人,省十之一;琴二十人,瑟十 二人,各省其半;笙、簫、篴可省者十有八人;篪、塤可省者十人。其分詣給祠凡一百 十四,止用八十人。鍾、磬凡四十八架,止設三十有二人,其宮架鍾、磬仍舊。排殿閒 慢樂色量省人數,悉報如章。

禮部郎官蕭國梁又言:「議禮者嘗援紹興指揮,時饗亞獻既入太室,即引終獻行事,雖 便於有司侍祠,免至跛倚,而其流將至於簡。宗廟用之郊饗,尤為非宜。蓋有獻必有樂 ,卒爵而後樂闋。今亞、終獻樂舞雖同,而其作有始,其成有終,不可亂也。若使之相 繼行事,雜然於酌獻之間,則其為樂舞者,不知亞獻之樂耶,終獻之樂耶?」詔從其請 訂定。

淳熙六年,始舉明堂禋禮,命五使按雅樂并嚴更、警場於貢院,奉詔將樂器依堂上、堂 下儀制排設,五使及應赴官僚從旁立觀按閱,仍聽往來察視。時大禮使趙雄言:「前例 ,閱樂至皇帝詣飲福位一曲,即五使以下皆立,而每閱奠玉幣及酌獻等樂,皆坐自如, 於禮未盡,不當襲用前例。」故有是詔。

既而禮官討論,自紹興以來,凡五饗明堂,禮畢還輦,並未經用樂,即無作樂節次可考 。乃參酌禮例,成禮稱賀及肆赦用樂導駕,並用皇祐大饗典故施行。其南郊、明堂儀注 ,實述紹興成憲,又命有司兼酌元豐、大觀舊典,為後世法程。其用樂作止之節,粲然 可觀:

前三日,太常設登歌樂於壇上,稍南,北向,設宮架於壇南內壝之外,立舞表於酇綴之 間。(明堂登歌設於堂上前楹間,宮架設於庭中。)前一日,設協律郎位二:一於壇上 樂虡西北,一於宮架西北。押樂官位二:太常丞於登歌樂虡北,太常卿於宮架北。省牲 之夕,押樂太常卿及丞入行樂架,協律郎展視樂器。

祀之日,樂正帥工人、二舞以次入。皇帝乘輿,自青城齋殿出,樂正撞景鐘,降輿入大 次,景鍾止。(明堂不用景鐘。)服大裘袞冕,自正門入,協律郎跪,俛伏,舉麾,興 。工鼓柷,宮架乾安之樂作,凡升降、行止皆奏之。(明堂奏儀安。)至午階版位,西 向立,協律郎偃麾戛敔,樂止。(明堂至阼階下,樂止。)凡樂,皆協律郎舉麾而後作 ,偃麾而後止。禮儀使奏請行事,宮架作景安之樂。(明堂作誠安。)

文舞進,左丞相等升,詣神位前,樂作,六成止。皇帝執大圭再拜,內侍進御匜帨,宮 架樂作,帨手畢,樂止。禮儀使前導升壇,宮架樂作,至壇下,樂止。升自午階,(明 堂並升自阼階。)登歌樂作,至壇上,樂止。登歌嘉安之樂作,(明堂至堂上作鎮安。 )奠鎮圭、奠玉幣於上帝,樂止。詣皇地祗、太祖、太宗神位前,如上儀。禮儀使導還 版位,登歌樂作,降階,樂止。(明堂降自阼階。)宮架樂作,至版位,樂止。奉俎官 入正門,宮架豐安之樂作。(明堂作禧安。)跪,奠俎訖,樂止。內侍以御匜帨進,宮 架樂作,帨手拭爵,樂止。禮儀使導升壇,宮架樂作,至午階,樂止。升自午階,登歌 樂作,至壇上,樂止明堂無升壇。登歌禧安之樂作,(明堂作慶安。)詣神位前,三祭 酒,少立,樂止。讀冊,皇帝再拜。每詣神位並如之。禮儀使導還版位,登歌樂作,降 階,樂止。宮架樂作,至版位,樂止。奏請還小次,宮架樂作,入小次,樂止。

武舞進,宮架正安之樂作。(明堂作穆安。)舞者立定,樂止。亞獻,升,詣酌尊所, 西向立,宮架正安之樂作。(明堂皇太子為亞獻,作穆安。)三祭酒,以次酌獻如上儀 ,樂止。終獻亦如之。奏請詣飲福位,宮架樂作,至午階,樂止。升自午階,登歌樂作 ,將至位,樂止。登歌禧安之樂作。(明堂作胙安。)飲福,禮畢,樂止。禮儀使導還 版位,登歌樂作,降階,樂止。宮架樂作,至版位,樂止,(明堂不降階。)徹豆,登 歌熙安之樂作,(明堂作歆安。)送神,宮架景安之樂作,一成止。(明堂作誠安。) 詣望燎、望瘞位,宮架樂作,至位,樂止。(明堂有燎無瘞。)燎、瘞畢,還大次,宮 架乾安之樂作。(明堂作憩安。)至大次,樂止。皇帝乘大輦出大次,樂正撞景鐘明堂 不用景鐘,鼓吹振作,降輦還齋殿,景鍾止。百官、宗室班賀於端誠殿,奏請聖駕進發 ,軍樂導引,至麗正門,大樂正令奏采茨之樂,入門,樂止。(明堂就賀於紫宸殿,不 奏采茨。)

乃御麗正門肆赦。前期,太常設宮架樂於門之前,設鉦鼓於其西,皇帝升門至御閤,大 樂正令撞黃鐘之鐘,右五鐘皆應,乾安之樂作,升御坐,樂止。金雞立,太常擊鼓,囚 集,鼓聲止。宣制畢,大樂正令撞蕤賓之鐘,左五鐘皆應,皇帝還御幄,樂止。乘輦降 門,作樂,導引至文德殿,降輦,樂止。

按大禮用樂,凡三十有四色:歌色一,篴色二,塤色三,篪色四,笙色五,簫色六,編 鐘七,編磬八,鎛鐘九,特磬十,琴十一,瑟十二,柷、敔十三,搏拊十四,晉鼓十五 ,建鼓十六,鞞、應鼓十七,雷鼓。(祀天神用。)十八,雷鼗鼓(同上。)一十九, 靈鼓(祭地祗用。)二十,靈鼗鼓(同上。)二十一,露鼓(饗宗廟用。)二十二,露 鼗鼓同上二十三,雅鼓二十四,相鼓二十五,單鼗鼓二十六,旌纛二十七,金鉦二十八 ,金錞二十九,單鐸三十,雙鐸三十一,鐃鐸三十二,奏坐三十三,麾幡三十四。此國 樂之用尤大者,故具載於篇。

初,紹興崇建皇儲,詔有司備禮冊命,然在欽宗恤制,未及製樂。乾道初元,詔立皇太 子,命禮部、太常寺討論舊禮以聞。受冊日,陳黃麾仗於大慶殿,設宮架樂於殿庭,皇 帝升御坐,作乾安之樂,升,用黃鐘宮,降,用蕤賓宮。皇太子入殿門,作明安之樂, 受冊出殿門亦如之,皆用應鐘宮。至七年,易應鐘而奏以姑洗。古者,太子生則太師吹 管以度其聲,觀所協之律。有虞典樂教胄子,自天子之元子皆以樂為教,所以養其性情 之正,蕩滌邪穢,消融查滓而和順於道德,則陳金石雅奏,以重元良。冊拜宜仿古誼, 式昭盛禮。繇唐季世,儲貳罕定,國家益多故而禮廢樂闕。至於建隆定樂,雖詔皇太子 出入奏良安,至道始冊皇太子,有司言:「太子受冊,宜奏正安之樂。」百年曠典,至 是舉行,中外胥悅。至天禧冊命,禮儀院復奏改正安之樂。乾道之用明安,實祖述天禧 ,而以姑洗為宮,則唐東宮軒垂奏樂舊貫云。

孝宗素恭儉,每賀正使赴宴作樂,多遇上辛齋禁,有司條治平用樂典故以進。及生辰使 上壽,適親郊散齋,樞密副使陳俊卿請以禮諭北使,毋用樂。不得已,則上壽之日設樂 ,而宣旨罷之,及宴使人,然後用之,庶存事天之誠。上可其奏,且曰:「宴殿雖進御 酒,亦勿用。」宰相葉顒、魏杞方主用樂之議,以為樂奏於紫宸,乃使客之禮。俊卿獨 奏曰:「適奉詔旨,仰見聖學高明,過古帝王遠甚。彼初未嘗必欲用樂,而我乃望風希 意,自為失禮以徇之,他日輕侮,何所不至?」尋詔:「垂拱上壽止樂,正殿猶為北使 權用。」後三年,賀使當朝辭,復值散齋,上乃諭館伴以決意去樂及議所以處之者,如 使人必以作樂為言,則移茶酒就驛管領,遂有更不用樂之詔。

其後因雨澤愆期,分禱天地、宗廟,精修雩祀。按禮,大雩,帝用盛樂。而唐開元祈雨 雩壇,謂之特祀,乃不以樂薦。於是太常朱時敏言:「通典載雩禮用舞僮歌雲漢,晉蔡 謨議謂:『雲漢之詩,興於宣王,歌之者取其修德禳災,以和陰陽之義。』乞用舞僮六 十四人,衣玄衣,歌雲漢之詩。」詔亟從之。

淳熙二年,詔以上皇加上尊號,立春日行慶壽禮。有司尋言:「乾道加尊號,用宮架三 十六,樂工共一百一十三人。今來加號慶壽,事體尤重,合依大禮例,用四十八架,樂 正、樂工用一百八十八人,庶得禮樂明備。」仍令分就太常寺、貢院前五日教習。前期 ,太常設宮架之樂於大慶殿,協律郎位於宮架西北,東向;押樂太常卿位於宮架之北, 北向;皇太子及文武百僚,並位於宮架之北,東西相向,又設宮架於德壽殿門外,協律 郎、太常卿位如之。及發冊寶日,儀仗、鼓吹列於大慶殿門,樂正、師二人以次入。贊 者引押樂太常卿、協律郎入,就位,奏中嚴外辦訖,禮儀使奏請皇帝恭行發冊寶之禮, 太常卿導冊寶,正安之樂作。中書令奉寶、侍中奉冊進行,禮安之樂作。發寶冊畢,鼓吹 振作,儀衛等以次從行。皇帝自祥曦殿輦至德壽宮行禮,冊寶入殿門,作正安之樂。上 皇出宮,作乾安之樂;升御坐,奉上冊寶,作聖安之樂;降御坐,作乾安之樂。太后冊 寶進行,用正安;出閤升坐,用坤安;降坐入閤,復作坤安之樂。禮部尚書趙雄等言: 「國朝舊制,車駕出,奏樂。今慶典之行,亙古未有,自非禮儀祥備,無以副中外歡愉 之心。請慶壽行禮日,聖駕往還並用樂及簪花。」詔從之。既而太常又言:「郊禋禮成 ,宜進胙慈闈,行上壽飲酒禮。所有上壽合辦仙樓仍用樂,某樂人照天申節禮例。」凡 上詣德壽宮,或恭請上皇遊幸,或至南內,或上皇命同宴遊,或時序賞適、過宮侍宴, 或聖節張樂、珥花、奉玉卮為上皇壽,率從容竟日,隆重養至樂,備極情文。

及高宗之喪,孝宗力行三年之制,有司雖未嘗別設樂禁,而過期不忍聞樂。金使以會慶 節來賀,稽之舊典,引對使人或許上壽,惟輟樂不舉。孝宗斷以禮典,卻其書幣,就館 遣行。次年再至,始用紹興故事,移宴於館而不作樂。高宗升祔,太常言:「祔饗行禮 ,當設登歌、宮架、樂舞,晨稞饋食,其用樂如朝饗之制。」於是,高宗廟昉奏大德之 樂舞。禮部言:「今虞祔之行,純用古禮,導引神主,自有衛仗及太常鼓吹,而雜用道 、釋,於禮非經,乞行蠲免。」詔從其請。

既而大享明堂,起居舍人鄭僑奏:「祭祀於事為大,禮樂於用為急,然先王處此,有常 變之不同,各務當其禮而已。昔舜居堯喪,三載遏密,後世既用漢文以日易月之文,又 用漢儒越紼行事之制,循習既久,不特用禮而又用樂,去古愈遠。聖主躬服通喪,有司 請舉大禮,屈意從之。且大饗之禮,祭天地也,聖主身親行之,行禮作樂,似不可廢。 其他官分獻與夫先期奏告例用樂者,權宜蠲寢,不亦可乎?今若因明堂損益而裁定之, 亦足為將來法。」乃命太常討論,始詔除降神、奠玉幣、奉俎、酌獻、換舞、徹豆、送 神依曲禮作樂外,所有皇帝及獻官盥洗、登降等樂皆備而不作云。